敬的成语(共77个)
- 敬酒不吃吃罚酒- 成语解释: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结果却被迫去做。 -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黄抚台这个人,向来敬酒不吃吃罚酒,说不定这一来反倒对老裘另眼相看。” 
- 相敬如宾- 成语解释:宾:贵客。 
 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 敬贤爱士- 成语解释: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 敬贤礼士- 成语解释: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 恭恭敬敬- 成语解释: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 厮敬厮爱- 成语解释:厮:互相。 
 指互敬互爱。-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满生与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厮敬厮爱,欢畅非常。” 
- 敬姜犹绩- 成语解释:《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 敬如上宾- 成语解释:上宾:尊贵之客。 
 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成语出处:唐・温奢《续定命录》:“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 敬授民时- 成语解释:见“敬授人时”。 -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 
- 敬授人时- 成语解释: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
 《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成语出处:《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 杯水之敬- 成语解释:犹言杯水之谢。 - 成语出处:《歧路灯》第三八回:“孔耘轩道:‘小婿业师惠人老,原是弟说成的,今上学已经两月,弟尚无杯水之敬,所以(备筵)并请三位陪光。’” 
- 竦然起敬- 成语解释: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其为人忠诚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竦然起敬。” 
- 令人起敬- 成语解释:使人产生敬意。 - 成语出处: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 
- 敬布腹心- 成语解释:布:陈述;腹心:真诚的心意。 
 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 成语出处:清・多尔衮《致史可法书》:“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 
- 敬事后食- 成语解释: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