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庆的成语

庆的成语(共31个)

  • 额手称

    é shǒu chēng qìng

    成语解释: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
    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 一人有,兆民赖之

    yī rén yǒu qìng , zhào mín lài zhī
  • 普天同

    pǔ tiān tóng qìng

    成语解释: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
    普天下共同庆祝。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 额手相

    é shǒu xiāng qìng

    成语解释:见“额手称庆”。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 河清云

    hé qīng yún qìng

    成语解释: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河清云庆,祥光烛天。”

  • 弹冠相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成语解释:冠:帽子。
    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 , lǔ nàn wèi yǐ

    成语解释: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 溥天同

    pǔ tiān tóng qìng

    成语解释: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积善之家,必有余

    jī shàn zhī jiā , bì yǒu yú qìng

    成语解释:积:聚;庆:福。
    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

    成语出处:《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举手相

    jǔ shǒu xiāng qìng

    成语解释: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成语出处:明・刘基《甘露颂》序:“群臣莫不欣择,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 景星

    jǐng xīng qìng yún

    成语解释:庆云:五色云,象征吉祥。
    比喻吉祥的征兆。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御书赞》:“惟天不言,以象示人,锡羡垂光,景星庆云。”

  • 弄璋之

    nòng zhāng zhī qìng

    成语解释: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祝贺人家生男孩。

    成语出处:明・赵弼《木绵庵记》:“喜公有弄璋之庆,万事足矣。”

  • 举觞称

    jǔ shāng chēng qìng

    成语解释:举:抬起;觞:古代酒器;庆:祝贺。
    举杯庆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我所生五子,皆有国器,并膺宠爵,每语夫人崔氏,言及于此,未尝不举觞称庆。”

  • 螽斯衍

    zhōng sī yǎn qìng

    成语解释: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
    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 螽斯之

    zhōng sī zhī qìng

    成语解释: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
    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