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的成语(共78个)
不费吹灰之力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焚骨扬灰
成语解释: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饮灰洗胃
成语解释: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
比喻悔过自新。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槁木死灰
成语解释: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
成语解释:死灰:已冷却的灰烬。
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吹灰之力
成语解释: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灰头土脸
成语解释:谓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灰身粉骨
成语解释:犹言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唐・王勃《上百里昌言书》:“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
心如寒灰
成语解释:见“心若死灰”。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头有白发。”
灰躯糜骨
成语解释:犹言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灰飞烟灭
成语解释: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挫骨扬灰
成语解释: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面如灰土
成语解释:同“面如土色”。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灰心丧气
成语解释: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
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成语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心灰意懒
成语解释: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成语出处:元・乔吉《玉交枝・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