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径的成语

径的成语(共36个)

  • 鼪鼯之

    wéi wú zhī jìng

    成语解释:同“鼪鼬之迳”。

    成语出处: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

  • 统一口

    tǒng yī kǒu jìng

    成语解释: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成语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 李下无蹊

    lǐ xià wú xī jìng

    成语解释:蹊径:小路。
    李子树下没有小路。比喻诚实的人,心中没有伪诈。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义传》: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

  • 长驱

    cháng qū jìng rù

    成语解释: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径入:直入。
    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

  • 之资

    sān jìng zhī zī

    成语解释: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
    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成语出处:《宋书・陶潜传》: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 奇道

    bié jìng qí dào

    成语解释:别径:小道。
    旧指军事上不被敌人发现的奇径小道。

    成语出处:《六韬・犬韬・战车》: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

  • 旁蹊曲

    páng xī qū jìng

    成语解释: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故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赠少保陈公神道碑》:人才所以立国,今旁蹊曲径,幸门四辟;言路所以通下情,今媕阿循嘿,囊括不言。

  • 蓬蒿满

    péng hāo mǎn jìng

    成语解释:蓬:飞蓬,蓬草;蒿:青蒿。
    飞蓬、青蒿布满小路。形容多日无人出入之处。

    成语出处:唐・吴融《风雨吟》: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

  • 以待

    sǎo jìng yǐ dài

    成语解释:径:小路;待:等待。
    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

  • 得窥门

    dé kuī mén jìng

    成语解释: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着看;径:路。
    得以找到门路。比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 各辟蹊

    gè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各自寻求管道,另谋发展。

  • 终南

    jié jìng zhōng nán

    成语解释:参见[终南捷径]。

  • 窘步

    jié jìng jiǒng bù

    成语解释:捷径: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难。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简便的速成办法,其结果并不理想。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夫唯捷径以窘步。

  • 一周三

    jìng yī zhōu sān

    成语解释: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
    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成语出处:《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

  • 廷之辞

    jìng tíng zhī cí

    成语解释:径廷:即“径庭”,门外路和堂外地,指相距极远;辞:话语。
    相相去甚远的偏激的廉洁。

    成语出处:南朝・齐・刘峻《辨命论》:如使仁而无择,奚为修善立名乎?斯径廷之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