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的成语(共29个)
繁礼多仪
成语解释:繁:多而杂。
礼节繁复仪式过多。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地主之仪
成语解释:见“地主之谊”。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母仪之德
成语解释: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
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堂堂仪表
成语解释:堂堂:形容庄严大方。
形容仪表魁伟不凡,庄严大方。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十三郎仪表堂堂,好个军将,何须以科第为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
风仪严峻
成语解释:风仪:风度和仪容。
风度仪容庄重严肃。令仪令色
成语解释:伭仪:和善美好的仪表;令色:和善的面容。
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威仪不肃
成语解释:威仪:严肃的容貌和庄重的举止;肃:恭敬,严肃。
容貌和举止不庄重严肃。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钟仪楚奏
成语解释: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
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威仪不类
成语解释:威仪:礼仪细节;类:善。
礼仪细节不能尽善尽美。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瞻卬》: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婉婉有仪
成语解释:婉婉:温顺的样子。
形容温文柔顺而有礼貌。成语出处:唐・韩愈《档喃缑氏主簿唐充妻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氏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爱旧得家,九子一田,婉婉有仪,静以和命。
仪静体闲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环姿艳溢,仪静体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