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梗的成语

梗的成语(共24个)

  • 飘萍断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成语出处: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 漂蓬断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 萍踪

    píng zōng gěng jì

    成语解释: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
    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报信》:“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

  • 蠹民

    dù mín gěng zhèng

    成语解释:梗:阻挠。
    分割人民,阻挠政令。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无以为生,侦民有小不平,嗾之讼,佐之请谒,己旁缘自资,且既饵临政者,因持其短长,以蠹民梗政。

  • 流萍

    duàn gěng liú píng

    成语解释:梗:植物的枝茎;萍:浮萍。
    像枯折的枝茎,漂流的浮萍一样。比喻生活飘泊不定。

    成语出处: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 浮萍

    duàn gěng fú píng

    成语解释:比喻漂泊不定。

    成语出处: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

  • 浮萍断

    fú pí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
    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 之患

    mù gěng zhī huàn

    成语解释: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 游尘土

    yóu chén tǔ gěng

    成语解释:游尘:四处漂浮的尘土;土梗:指泥制的小人。
    比喻琐碎或轻贱的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视若游尘,遇同土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