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顿的成语

顿的成语(共50个)

  • 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语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沉郁

    chén yù dùn cuò

    成语解释:郁:低沉郁积。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成语出处: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 挫抑扬

    dùn cuò yì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足捩耳

    dùn zú liè ěr

    成语解释: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成语出处: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足捩耳云:‘无及矣。’”

  • 足椎胸

    dùn zú zhuī xiōng

    成语解释:同“顿足搥胸”。

    成语出处: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 拊膺

    fǔ yīng dùn zú

    成语解释: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叹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

  • 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成语解释:着急惋惜的样子。

    成语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停顿下来不前进。

  • 捶胸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成语解释:见“捶胸跌脚”。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搓手

    cuō shǒu dùn zú

    成语解释: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

  • 之富

    yī dùn zhī fù

    成语解释: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
    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成语出处:《韩非子・解老》: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 摇首

    yáo shǒu dùn zú

    成语解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 足搥胸

    dùn zú duī xiōng

    成语解释: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 抚膺

    fǔ yīng dùn zú

    成语解释:抚膺:拍着胸膛;顿足:以脚跺地。
    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荆公展转寻思,抚膺顿足,懊悔不迭。”

  • 牵衣

    qiān yī dùn zú

    成语解释:形容极为悲痛,难以分享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