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的成语(共47个)
骇人听闻
成语解释:骇:惊吓;震惊。
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成语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纷红骇绿
成语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
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
洞心骇目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惊异。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鸟骇鼠窜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逃窜。
成语出处: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鸟惊鱼骇
成语解释: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骇目惊心
成语解释: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于楼台,骇目惊心,声如万马。”
惊世骇俗
成语解释:世、俗:指一般人。
使一般人感到惊骇。成语出处:明・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惊涛骇浪
成语解释: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
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成语出处:唐・田颖《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风激电骇
成语解释:形容势猛。同“风激电飞”。
成语出处:《南史・梁纪上・武帝》:“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杀鸡骇猴
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龙战鱼骇
成语解释:喻战争激烈。
成语出处:《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狂涛骇浪
成语解释:比喻剧烈的社会运动。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近代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其立于城上之罗兰夫人及狄郎的士党,遂不得不为狂涛骇浪之所淘尽矣。”
骇人视听
成语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触目骇心
成语解释:触目:眼睛看到;骇:震惊。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成语出处:清・黄宗羲《陈葵献偶刻诗文序》:“触目骇心,动成篇什,素所蓄积,于此焉发之。”
骇人闻见
成语解释:见“骇人视听”。
成语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