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的成语(共54个)
- 兵荒马乱- 成语解释:兵、马:指战争;荒:荒乱。 
 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破天荒- 成语解释: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 天老地荒- 成语解释:见“天荒地老”。 -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 荒诞不经- 成语解释: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 
 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成语出处:明・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 荒淫无耻- 成语解释:荒淫:贪酒好色。 
 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 荒谬绝伦- 成语解释:荒谬:非常不合情理;伦:类;绝伦:没有可以跟它类比的。 
 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语录》:“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谬绝伦之作,作者可醢也。” 
- 荒诞无稽- 成语解释: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稽;考查。 
 指荒唐错误没法考查。-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 荒时暴月- 成语解释:荒:五谷不收;暴:凶。 
 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 落荒而走- 成语解释: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 蟹荒蟹乱- 成语解释:荒:灾荒。 
 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 成语出处:元・高德基《平江纪事》:“大德丁未,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吴谚有蟹荒蟹乱之说,正谓此也。” 
- 地老天荒-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成语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 天荒地老-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成语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荒唐不经- 成语解释:不经:不合常理。 
 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龙泉连学博》:“神仙之说,多荒唐不经,莫可考信。” 
- 落荒而逃- 成语解释: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 荒谬不经- 成语解释:不经:不合常理。 
 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留枕之说,荒谬不经,考阿甄与陈思,年齿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