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的成语(共47个)
虎毒不食儿
成语解释: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将不祥,祸乱已现。”
晏安鸩毒
成语解释: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
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何其毒也
成语解释: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
多么狠毒呀!。厚味腊毒
成语解释:谓味美者毒烈。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韦昭注:“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读若‘广’。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莫予毒也
成语解释: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
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宴安鸠毒
成语解释: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
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荼毒生灵
成语解释: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
指残害人民。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荼毒生民
成语解释:荼毒:毒害,残害。
指残害人民。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刮骨去毒
成语解释: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含荼茹毒
成语解释:荼:苦菜;茹:吃。
比喻历尽辛苦。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敌,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磻然,已具有足老状矣。”
阳解阴毒
成语解释:谓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成语出处:明・李贽《答来书》:“盖彼皆君子路上人,决无有匿怨友人,阳解阴毒之事。”
心狠手毒
成语解释:犹言心狠手辣。
成语出处:廖承志《教诲铭心头,恩情重如山》:“我怕会给周总理带来麻烦,因为张国焘是个心狠手毒的家伙。”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成语解释:量:气量。
气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对仇敌打击不彻底算不得有作为的男人。莫余毒也
成语解释: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楚毒备至
成语解释:楚毒:古代炮硌之刑;备:尽,全。
指使用各种刑罚。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