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的成语(共45个)
金童玉女
成语解释: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成语出处: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三尺童子
成语解释: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元《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童颜鹤发
成语解释: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牛童马走
成语解释: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成语出处: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童心未泯
成语解释:泯:泯灭。
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成语出处: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黄童白颠
成语解释:见“黄童白叟”。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鹤发童颜
成语解释: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
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成语出处:唐・田颖《玉山堂诗文集・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白叟黄童
成语解释: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黄童白叟
成语解释: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返老还童
成语解释: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
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成语出处:《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濯濯童山
成语解释: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童男童女
成语解释:未婚的少男少女。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童山濯濯
成语解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童言无忌
成语解释:忌:忌讳。
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成语出处: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童子何知
成语解释:童子:小孩子。
小孩子懂得什么。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