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的成语(共66个)
古今一辙
成语解释: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成语出处: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涸辙之鱼
成语解释: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
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千古一辙
成语解释:谓自古相同。
成语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六:“后村所谓‘谄谀以求悦,揣摩以幸中’,千古一辙也。”
一改故辙
成语解释: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同出一辙
成语解释: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若出一辙
成语解释:辙:车辙。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再蹈覆辙
成语解释:再:重复;蹈:踩、踏;辙:车迹、道路。
重复走翻车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训。成语出处: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辑・曼陀罗华》:“这也是一种经验呢,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
复蹈其辙
成语解释: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成语出处:元《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蹈其覆辙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
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成语出处: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出门合辙
成语解释: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
’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
”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出门应辙
成语解释:犹出门合辙。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辙乱旗靡
成语解释:辙:车辙;靡:倒下。
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北辙南辕
成语解释: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成语出处:见“北辕适楚”。
车辙马迹
成语解释: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闭门合辙
成语解释: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成语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