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冻的成语

冻的成语(共18个)

  • 三尺,非一日之寒

    bīng dòng sān chǐ , 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语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朱门酒肉臭,路有死骨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 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语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成语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天寒地

    tiān hán dì dòng

    成语解释: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成语出处: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 挨饿受

    ái è shòu dòng

    成语解释: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 交切

    jī dòng jiāo qiē

    成语解释: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 滴水成

    dī shuǐ chéng dòng

    成语解释: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 担饥受

    dān jī shòu dòng

    成语解释:担:经受。
    经受饥饿与寒冷。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 冰解

    bīng jiě dòng shì

    成语解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

  • 冰消

    bīng xiāo dòng jiě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卷四:“见得大处分明,这许多小小病痛,都是冰消冻解,无有痕迹矣。”

  • 解冰释

    dòng jiě bīng shì

    成语解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 冷窗

    lěng chuāng dòng bì

    成语解释:见“冷窗冻壁”。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 篝灯呵

    gōu dēng hē dòng

    成语解释: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比喻写作之勤奋。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因为简择数条,附此录之末,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

  • 冰消

    bīng xiāo dòng shì

    成语解释: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成语出处: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一旦豁然,冰消冻释。”

  • 受饿

    ái dòng shòu è

    成语解释: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致挨冻受饿。”

  • 受饥

    ái dòng shòu jī

    成语解释: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弟子自知根行浅薄,所以冒危历险挨冻受饥求拜师尊,冀求脱胎换骨入圣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