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旷的成语

旷的成语(共57个)

  • 恃才放

    shì cái fàng kuàng

    成语解释: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 神怡心

    shén yí xīn kuàng

    成语解释:精神愉悦,心胸开阔。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1回:“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悠,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 隆恩

    lóng ēn kuàng diǎn

    成语解释:隆:浑厚;旷:空绝。
    稀有难逢的厚恩和礼遇。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6回:“老爷隆恩旷典,着众婢子出来择配,以了终身,也是千古奇逢,难得的快事。”

  • 神飞

    xīn kuàng shén fēi

    成语解释: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 邈无家

    kuàng miǎo wú jiā

    成语解释:旷:空阔;邈:远。
    远离家乡,没有家室。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兄旷邈无家,我夙夜代筹久矣,行当为君谋一佳耦。”

  • 荒郊

    huāng jiāo kuàng yě

    成语解释:旷:空阔。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 日引月

    kuàng rì yǐn yuè

    成语解释:引:迁延。
    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黄枢密书》:“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

  • 古一人

    kuàng gǔ yī rén

    成语解释:旷古:空前;从古到今。
    自古以来只此一人。形容绝无仅有。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北面而师之者,可谓旷古一人而已!”

  • 若发蒙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语解释:旷:空旷;开阔。
    蒙:眼睛失明。
    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成语出处:三国・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 日积晷

    kuàng rì jī guǐ

    成语解释:久经时日。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 岁持久

    kuàng suì chí jiǔ

    成语解释:旷:荒废,耽误;持:持续,拖延。
    荒废时间,长期拖延。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师徒之众寡不敌,然尚旷岁持久,师老费财。”

  • 迟日

    chí rì kuàng jiǔ

    成语解释:犹言旷日持久。

    成语出处:《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 之耳

    gǔ kuàng zhī ěr

    成语解释: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
    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胠箧》: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也。

  • 恢胎

    huī tāi kuàng dàng

    成语解释:恢胎:广大的样子。
    形容宽阔广大,空旷无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融传》:徒观其坰场区宇,恢胎旷荡。

  • 志怡神

    kuàng zhì yí shén

    成语解释: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贾氏池园》:有藏歌贮舞,流连光景者;有旷志怡神,浮游尘外者;有澄想遐观,运量宇宙,而游特其寄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