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的成语(共32个)
燕舞莺啼
成语解释: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杜鹃啼血
成语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胡啼番语
成语解释:胡、番:古时指外族或异域。
旧时指外族或外国的语言。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拨拨絃絃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柳泣花啼
成语解释: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成语出处:宋・周邦彦《少年游》词:“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鹤怨猿啼
成语解释:形容凄凉悲惨的场景。多用以指战乱、灾祸后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木兰花慢》词:锦树莺嘲蝶弄,翠萝鹤怨猿啼。
柳啼花怨
成语解释: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成语出处:宋・卢祖皋《夜行船・暖入新梢风又起》词:却说当时,柳啼花怨,魂梦为君迢递。
鸟啼花怨
成语解释:形容悲伤怨恨。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月落乌啼
成语解释: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愁眉啼妆
成语解释: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
形容妇女的妖态。成语出处:《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饰目下,若啼处。”
初试啼声
成语解释: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狗盗鸡啼
成语解释:见“狗盗鸡鸣”。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娇啼嫩语
成语解释:娇声啼哭,细弱的说话。形容女子哭诉时娇媚的样子。
成语出处:金瓶梅第十二回:“又见妇人..花朵儿般身子,娇啼嫩语,跪在地下。”
射像止啼
成语解释: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 酷吏传 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
此为射像事。”《新唐书 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
”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成语出处:《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兽啼鸟迹
成语解释:鸟兽的足迹。用来比喻人迹稀少,以致鸟兽群居的地方。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湿哭干啼
成语解释:湿哭:有眼泪地啼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
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成语出处:《北齐书・尉景传》: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