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狗的成语

狗的成语(共193个)

  • 阿猫阿

    ā māo ā gǒu

    成语解释: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成语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 阿猫

    ā gǒu ā māo

    成语解释: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成语出处: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 口里生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成语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 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成语出处:《元曲选・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驴鸣

    lǘ míng gǒu fèi

    成语解释:见“驴鸣犬吠”。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 飞鹰走

    fēi yīng zǒu gǒu

    成语解释: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 土龙刍

    tǔ lóng chú gǒu

    成语解释: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 白衣苍

    bái yī cāng gǒu

    成语解释:苍:苍白。
    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成语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功人

    gōng gǒu gōng rén

    成语解释:比喻立功的战将和指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 jià gǒu zhú gǒu

    成语解释:见“嫁狗随狗”。

    成语出处: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 鸡飞

    jī fēi gǒu tiào

    成语解释: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成语出处: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鸡肠

    jī cháng gǒu dù

    成语解释: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成语出处:《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

  • 胆包天

    gǒu dǎn bāo tiān

    成语解释: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 窦大开

    gǒu dòu dà kāi

    成语解释:狗窦:狗洞。
    嘲笑人缺牙齿。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 gǒu yǎo gǒu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之间互相攻击。

    成语出处:曹禺《自己费力找到真理》:“至于潘经理与李石清的狗咬狗,应该是比较好处理的戏,只要注意让他们‘咬’得很真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