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的成语(共150个)
矜寡孤独
成语解释: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寡妇;孤:孤儿;独:独身。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独居无靠的人。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孤家寡人
成语解释: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称孤道寡
成语解释:孤、寡:古代皇帝自称。
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鳏寡孤独
成语解释: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
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孤立无援
成语解释: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
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孤臣孽子
成语解释: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孤陋寡闻
成语解释: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孤军深入
成语解释: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作战区。
成语出处:《周书・贺若敦传》:“瑱等以敦孤军深入,规欲取之。”
孤军作战
成语解释: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比喻单独办事,没有人支援。
成语出处:刘桢《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
孤军奋战
成语解释: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一支军队单独英勇作战。也比喻在没有外力的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也作“孤军作战”“孤军独战”。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孤掌难鸣
成语解释:孤:单独;鸣:叫。
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孤苦伶仃
成语解释:伶仃:孤独的样子。
孤单困苦;无依无靠。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幺弦孤韵
成语解释: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如幺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
茕茕孤立
成语解释:茕茕:孤零零的样子。
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孤注一掷
成语解释: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
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