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成语(共80个)
刻骨仇恨
成语解释: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切齿痛恨
成语解释: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
江山之恨
成语解释:江山:山川,山河,疆土。
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成语出处: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
饮恨而死
成语解释:饮:含忍。
指含恨而死。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恨相知晚
成语解释: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
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恨相见晚
成语解释:见“恨相知晚”。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以是为恨
成语解释:恨:遗憾。
把这件事当作遗憾。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愤恨不平
成语解释: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遗恨终天
成语解释:谓终身感到悔恨。
成语出处:佩蘅子《吴江雪》第十六回:“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怀恨在心
成语解释: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恨之切骨
成语解释:之:代词,指所恨对象。
形容痛恨到极点。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今愁古恨
成语解释: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报雠雪恨
成语解释: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深恶痛恨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成语出处:巴金《谈》:“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
国恨家仇
成语解释:恨:怨恨。
国家被侵略和家园被破坏之仇恨。成语出处:《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