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的成语(共59个)
对证下药
成语解释:见“对症下药”。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对症之药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对证用药
成语解释:见“对症下药”。
苦口良药
成语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灵丹圣药
成语解释: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还有不少的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到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
糖衣毒药
成语解释:外表好吃,内层却是致命的毒药。形容骗人的阴谋。通常指平常人不易察觉的陷阱或诡计。
毒药苦口
成语解释:毒药:攻毒的药物。
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腐肠之药
成语解释:腐:腐蚀。
有害肠胃的药。指肥肉和醇酒。成语出处: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苦口之药
成语解释:苦口:口味苦。
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苦药利病
成语解释: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成语出处: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美疢药石
成语解释:疢:病;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
比喻虚伪的逢迎不如严厉的批评。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世。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妙药灵丹
成语解释:妙:指有特殊效力;丹:颗粒状的中药丸;灵丹:灵验。
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我卖妙药灵丹无虚假,专治那古怪病症与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