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铁的成语

铁的成语(共145个)

  • 无声

    xuē tiě wú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刀剑锋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 丹书

    dān shū tiě quàn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铜琶

    tóng pā tiě bǎn

    成语解释: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
    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 银钩

    yín gōu tiě huà

    成语解释:同“铁画银钩”。

    成语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尺兵寸

    chǐ bīng cùn tiě

    成语解释:比喻微小的武力。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 寸兵尺

    cùn bīng chǐ tiě

    成语解释:喻微小的武力。

    成语出处: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 丹书

    dān shū tiě qì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伸钩索

    shēn gōu suǒ tiě

    成语解释:伸:伸直;索:绞合。
    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 握钩伸

    wò gōu shēn tiě

    成语解释:伸:伸直。
    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 杵磨成针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郭金城

    tiě guō jīn chéng

    成语解释: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咬钉嚼

    yǎo dīng jiáo tiě

    成语解释:比喻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 铜山

    tóng shān tiě bì

    成语解释: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成语出处:元《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 破铜烂

    pò tóng làn tiě

    成语解释:①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②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

  • 废铜烂

    fèi tóng làn tiě

    成语解释:一堆破烂金属。借指无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残缺不全的凿岩机,卷扬机,糟电线,破桌子,铁锈斑斑的破罐笼,还有一堆堆废铜烂铁,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