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兔的成语

兔的成语(共75个)

  • 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成语解释:窟:洞穴。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丝附女萝

    tù sī fù nǚ luó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互相依附。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之八: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 动如脱

    dòng rú tuō tù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静如处女,动如脱

    jìng rú chǔ nǚ , dòng rú tuō tù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守如处女,出如脱

    shǒu rú chǔ nǚ , chū rú tuō tù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守株待

    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战国・韩 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死,良狗烹

    jiǎo tù sǐ , liáng gǒu pēng

    成语解释: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起凫举

    tǔ qǐ fú jǔ

    成语解释:凫:野鸭。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 葵燕麦

    tù kuí yàn mài

    成语解释:形容景象荒凉。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 起鹘落

    tù qǐ hú luò

    成语解释: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死狐悲

    tù sǐ hú bēi

    成语解释: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

    成语出处: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之悲

    hú t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死狗烹

    tù sǐ gǒu pēng

    成语解释: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乌飞

    wū fēi tù zǒu

    成语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成语出处:元・不忽木《点绛唇・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 龟毛

    guī máo tù jiǎo

    成语解释: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六卷:“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