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的成语(共27个)
溃敌如决河
成语解释:溃:散,乱。
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成语出处: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如决河。”
望风而溃
成语解释:溃:散,溃逃。
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
不战而溃
成语解释:溃:溃败。
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不战而溃。”
蚁溃鼠骇
成语解释:形容敌军惊骇溃逃。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剑门铭序》:“左师出于剑门,大攘顽嚚,谕引劫胁,蚁溃鼠骇,险无以固,收夺利地,以须王师。”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成语解释:壅:堵塞;溃:河堤决口。
河水一旦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比喻拒绝纳谏,堵塞言路,所带来的害处会更大。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望尘奔溃
成语解释:亦作“望尘奔北”。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
成语出处:《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诸军同日皆监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附者不可胜数。”
溃冒冲突
成语解释:溃:水冲破堤防;冒:冲犯;冲突:急奔猛闯。
形容危险的祸患。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鱼惊鸟溃
成语解释: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决疣溃痈
成语解释:比喻腐败之极。
成语出处: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溃兵游勇
成语解释:指逃散的士兵。
成语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一溃千里
成语解释:溃:溃败,溃逃。
形容败得不可收拾。一击即溃
成语解释:溃:溃败。
刚一交战就立即溃败。指军队缺乏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