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涉的成语

涉的成语(共29个)

  • 卬否

    rén shè áng fǒu

    成语解释: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
    ”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
    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 爬山

    p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路途艰辛。

    成语出处: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 危履险

    shè wēi lǚ xiǎn

    成语解释: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 荆人

    jīng rén shè yōng

    成语解释:荆人:楚国人。
    澭:澭水。
    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盘山

    pán shān shè jiàn

    成语解释:盘:回旋,缠绕;涉:徒步过水;涧:山间流水的沟。
    形容远行的艰辛。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吃辛吃苦,盘山涉涧。

  • 海登山

    shè hǎi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成语出处:唐・张说《贺示历书表》:“奉宣圣旨,内出新撰历书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窃窥深奥,仰观英华,涉海登山,罔知攸际。”

  • 艰履危

    shè jiān lǚ wēi

    成语解释: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 笔成雅

    shè bǐ chéng yǎ

    成语解释:涉笔:动笔,着笔;雅:雅致。
    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

    成语出处: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翻山

    fān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成语出处:王愿坚《粮食的故事》:“可是这会,红军就要和我们分手了,他们要翻山涉水地远征了……”

  • 横加干

    héng jiā gān shè

    成语解释:横:蛮横;干涉:不正当地过问或制止。
    蛮横地加以制止或过问。指不讲道理,非要管与自己无亲的事。

  • 猎不精

    shè liè bù jīng

    成语解释:稍有接触但不专精。

    成语出处:汉书贾山传:“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幼学故事琼林文事:“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

  • 海凿河

    shè hǎi záo hé

    成语解释:渡过海去开河道。比喻事情无法成功。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 想犹存

    shè xiǎng yǒu cún

    成语解释:涉想:想到,念及;犹;还。
    形容某种情景依然存在于想像之中。

    成语出处: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帐前微笑,涉想犹存,而幄里余香,从风且歇。

  • 一尘不

    yī chén bù shè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