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成语(共134个)
衣不布体
成语解释:布:展开。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成语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此事体大
成语解释:事体:事情。
这事关系重大,牵涉面广。亦作“兹事体大”。成语出处: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
体大思精
成语解释: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
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相体裁衣
成语解释:相:视。
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成语出处:清・李渔《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
无关大体
成语解释:对整个局势没有影响或关系。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正叫做事属偶然,无关大体。”
赤身裸体
成语解释:赤:光着。
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赤身露体
成语解释: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体,或睡或坐。”
魂不附体
成语解释:魂:灵魂;魂魄。
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成语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成语解释: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成语解释: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
裁:裁剪。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虎体熊腰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浑然一体
成语解释:浑然:完整不可分。
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成语出处:《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兹事体大
成语解释: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斯事体大
成语解释:斯:此;体:体制,规模。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成语出处:汉・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躬体力行
成语解释: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成语出处: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