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的成语(共25个)
不足为训
成语解释: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训练有素
成语解释: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成语出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成语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不忘母训
成语解释: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不可教训
成语解释: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生聚教训
成语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典谟训诰
成语解释: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成语出处:《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诗礼之训
成语解释: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训格之言
成语解释: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经验教训
成语解释: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耳提面训
成语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义方之训
成语解释: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
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遗训余风
成语解释: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成语出处:《宋书・明帝纪论》:“圣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称先王,盖由遗训余风,足以贻之来世也。”
训练有方
成语解释:方:方法。
训练很有办法。也形容部队的训练素质很好。成语出处:元《宋史・张滩传》:浚欲慰人望,下令以富平之役,泾原军马出力最多,既却退之后,先自聚集,皆缘前帅曲端训练有方。
贻燕之训
成语解释:燕:通“宴”,安逸,安闲。
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