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的成语(共18个)
- 贵不召骄- 成语解释:见“贵不期骄”。 - 成语出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 召之即来- 成语解释:召:同“招”。 
 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沁园春》:“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 玉楼赴召- 成语解释:文人早死的婉词。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成语解释:庸人:平凡的人。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成语解释:门:门径;召:招致,导致。 
 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全由人自身招引。-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解释:召:召唤。 
 挥:摆手。
 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成语出处: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五节:“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 要宠召祸- 成语解释:要:通“邀”,求取。 
 想求取宠信,反招致祸患。- 成语出处:《明史・刘吉传》:“幸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诏。” 
- 召父杜母- 成语解释: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 
 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成语解释:召:即“招”,招来。 
 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 召神弄鬼- 成语解释: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 言有召祸- 成语解释:召:招来;祸:灾祸。 
 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旧戒人说话要慎重。-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 类同相召- 成语解释:召:召唤。 
 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召类》: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 折简相召- 成语解释:简:书写用的竹片。 
 折竹片写信,召见对方。-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凌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