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的成语(共35个)
甘冒虎口
成语解释: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恕我冒昧
成语解释:请原谅我的冒昧。
成语出处: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恕我冒昧,满小姐,听说在共军之中你有位未婚夫。”
冒大不韪
成语解释: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语出处:《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火冒三尺
成语解释:见“火冒三丈”。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失张冒势
成语解释:冒冒失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春梅道:‘怪因,失张冒势,恁唬我一跳。有要没紧,两头回来游魂哩。’”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成语解释: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
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冒名接脚
成语解释: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成语出处:《旧唐书・韦陟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亲冒矢石
成语解释:见“亲当矢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披霜冒露
成语解释:冒:冲。
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
顶名冒姓
成语解释:谓冒充他人。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溃冒冲突
成语解释:溃:水冲破堤防;冒:冲犯;冲突:急奔猛闯。
形容危险的祸患。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七窍冒火
成语解释:同“七窍生烟”。
成语出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是七窍冒火,五脏里生烟。”
冲风冒雨
成语解释:谓不避风雨之苦。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头年给你干一整年活,冲风冒雨,起早贪黑的。’郭全海说,气急眼了。”
击排冒没
成语解释:谓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冒功邀赏
成语解释:冒:假充;邀:求。
假报功劳,求得奖赏。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七回:王俊!你冒功邀赏,克减军粮,本应斩首!今因是奉旨前来,饶你死罪,捆打四十,发回临安,听凭秦丞相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