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叛的成语

叛的成语(共8个)

  • 招亡纳

    zhāo wáng nà pàn

    成语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 亲离

    zhòng pàn qīn lí

    成语解释: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离经

    lí jīng pàn dào

    成语解释: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
    背离、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

    成语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 招降纳

    zhāo xiáng nà pàn

    成语解释: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 百约百

    bǎi yuē bǎi pàn

    成语解释:约:约定。
    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复无信,百约百叛。”

  • 亲离众

    qīn lí zhòng pàn

    成语解释: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招亡

    nà pàn zhāo wáng

    成语解释:招收逃亡的人,接纳敌方叛变、归顺的人。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太祖高皇帝中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 神怒民

    shén nù mín pàn

    成语解释:天神愤怒,百姓背叛。形容作恶太甚,引进极大愤怒。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神怒民叛,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矣。神怒,不歆其祀;民叛,不即其事。祀事不从,又何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