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匡的成语

匡的成语(共26个)

  • 救弥缝

    kuāng jiù mí fèng

    成语解释: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 国济时

    kuāng guó jì shí

    成语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 九合

    yī kuāng jiǔ hé

    成语解释: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 床蒻席

    kuāng chuáng ruò xí

    成语解释:匡:方正;蒻:嫩的香蒲。
    标准的床,柔软的席子。形容床铺非常舒适。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匡床蒻席,非不宁也。

  • 衡凿壁

    kuāng héng záo bì

    成语解释:《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将顺

    jiāng shùn kuāng jiù

    成语解释:将:随;匡:匡正。
    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仪类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 合之功

    kuāng hé zhī gōng

    成语解释: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
    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成语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

  • 我不逮

    kuāng wǒ bù dài
  • 济时艰

    kuāng jì shí jiān

    成语解释:匡济,匡正救助。形容挽救目前的困难,使情势转危为安。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帝纪:“匡济艰难,功均造物。”

  • 不逮

    yǐ kuāng bù dǎi

    成语解释:匡:匡正;不逮:不及,考虑不周的地方。
    达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多用于请人提意见。

    成语出处:《后汉书・李充传》: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

  • 析疑

    xī yí kuāng miù

    成语解释:解释疑义,纠正谬误。

    成语出处: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