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克的成语

克的成语(共57个)

  • 奉公

    fèng gōng kè jǐ

    成语解释: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 昌厥后

    kè chāng jué hòu

    成语解释:克昌,能够昌盛。厥,其。后,后代子孙。指人的事功,能庇荫后代子孙,使子孙昌荣兴盛。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 一物一物

    yī wù kè yī wù

    成语解释: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然而赵守翁竟无奈她何,此谓人生万物,一物克一物。”

  • 攻必,守必固

    gōng bì kè , shǒu bì gù

    成语解释:克:攻下据点,战胜;固:牢固,坚固。
    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防守没有不稳固的。形容战斗力极强。

    成语出处:他才觉出来日本人的~并不是与他毫无关系。 ★老舍《四世同堂》

  • 伐怨欲

    kè fá yuàn yù

    成语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 奏肤功

    kè zòu fū gōng

    成语解释:克:战胜;奏:臣下向君王陈述事情;肤:伟大;功:功绩。
    事情已经办成,功劳十分显赫。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功。

  • 惟明

    wéi míng kè yǔn

    成语解释:惟:只有;明:明察;克:能;允:公允。
    只有明察事物,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令人信服。

    成语出处:《尚书・舜典》: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 允恭

    yǔn gōng kè ràng

    成语解释: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
    既诚敬又谦让。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 传弓冶

    kè chuán gōng yě

    成语解释:犹克绍箕裘。

    成语出处:《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 柔能

    róu néng kè gāng

    成语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己慎行

    kè jǐ shèn xíng

    成语解释: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
    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 斗牛

    qì kè dǒu niú

    成语解释:斗:北斗星。
    牛:牵牛星。
    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 消亡

    gang ke xiao wang

    成语解释: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

  • 柔胜刚

    róu shèng gāng kè

    成语解释:柔:柔顺;克:胜。
    一个以柔顺取胜,一个以刚强取胜。比喻方法虽然各异,但是结果相同,都能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 致此

    hé kè zhì cǐ

    成语解释:曷:文言疑问词,为什么;克:能够;致:达到。
    怎么能够弄到这种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