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的成语(共50个)
梦熟黄粱
成语解释:黄粱:粟米。
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熟视不睹
成语解释:熟视:细看;睹:看见。
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成语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果熟蒂落
成语解释: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成语出处: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
弓马娴熟
成语解释: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马术。指人善于骑射。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娴熟。”
兼权熟计
成语解释: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成语出处:《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通计熟筹
成语解释: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沉思熟虑
成语解释:深入思索,仔细考虑。
成语出处:茅盾《虹》:“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
人生地不熟
成语解释: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33回:“我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坐在这屋子里,闷死了。”
熟羊胛
成语解释:羊胛:羊的肩胛。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回鹘传》:“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
人生路不熟
成语解释: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欺他是个单身穷军,人生路不熟,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
人生面不熟
成语解释: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识。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
人熟理不熟
成语解释:理:道理,规矩。
人虽然相熟,但还应该按理办事。成语出处:谭力《夏季欲望》第十六章:但是,人熟理不熟,医院有规定,如果我违反,就将扣我的所有工资和奖金去充账。
生米作成熟饭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一遭生两遭熟
成语解释:第一次遇到会觉得生疏,第二次再遇到就熟悉了。也作“一回生两回熟”。1比喻只要累积经验,做起事来自然逐渐顺利。2比喻只要多加接触,彼此便可熟识。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第四十二回:“大凡事体,只怕不做,不怕不会,这魏氏一遭生,两遭熟,三遭就会,四遭也做成了惯家。”
五谷不熟,不如稊稗
成语解释:稊:象稗的草,结实如小米;稗:稗子。
比喻条件素质再好,如果最后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还不如素质条件差的。成语出处:明・袁宏道《时尚》:当时文人墨士名公巨卿炫赫一时者,不知湮没多少,而诸匠之名,顾得不朽,所谓五谷不熟,不如稊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