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博的成语

博的成语(共90个)

  • 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成语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地大物

    dì dà wù bó

    成语解释: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 学审问

    bó xué shěn wèn

    成语解释:博:广;审:详尽细密。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成语解释:闻:见闻;识:记。
    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 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成语解释: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
    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成语解释:览:观看;阅读。
    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成语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高冠

    gāo guān bó dài

    成语解释:冠:帽子;博:大;带:衣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成语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 巍冠

    wēi guān bó dài

    成语解释:巍:高;博:阔。
    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成语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 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成语解释: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 峨冠

    é guān bó dài

    成语解释:峨:高;博:宽阔。
    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 士买驴

    bó shì mǎi lǘ

    成语解释:博士:古时官名。
    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汪洋浩

    wāng yáng hào bó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成语出处: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 旁征

    páng zhēng bó yǐn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褒衣

    bāo yī bó dài

    成语解释:褒、博:形容宽大。
    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