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赤的成语

赤的成语(共61个)

  • 县神州

    chì xiàn shén zhōu

    成语解释:中国的别称。

    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

  • 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赤手:空手。
    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 面红面

    miàn hóng miàn chì

    成语解释: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 日炎炎

    chì rì yán yán

    成语解释:烈日当头,形容太阳相当炎热。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意思就是说太阳热得像火在烧一样,田地里禾稻都枯焦了。农民急得像心在热汤里煮,可贵族豪门的子弟却在逍遥地摇着扇子。

  • 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成语解释:赤:赤诚、真诚;忠:忠诚。
    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 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
    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成语出处:唐・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 耳红面

    ěr hóng miàn chì

    成语解释: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 脸红耳

    liǎ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成语出处: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 金无足

    jīn wú zú chì

    成语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
    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近朱者

    jìn zhū zhě chì

    成语解释:朱:朱砂。
    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成语出处: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 口烧城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赤舌:指谗言。
    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 绳绾足

    chì shéng wǎn zú

    成语解释:赤绳:红绳;绾:系。
    指男女结成婚姻。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想赤绳绾足再难逃,只愿得同谐到老,历天长地久,永把琴瑟调。”

  • 金无足,人无完人

    jīn wú zú chì , rén wú wán rén

    成语解释:足赤:足金,纯金。
    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不夺

    shí chì bù duó

    成语解释: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 诚相待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赤诚:极真诚、忠诚。
    以至诚之心待人。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