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矢的成语

矢的成语(共59个)

  • 射天狼

    cháng shǐ shè tiān láng

    成语解释:矢:箭;天狼:星座名,代指侵略边境的人。
    比喻抵抗侵略者。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 人惟恐不伤人

    shǐ rén wéi kǒng bù shāng rén

    成语解释:矢人:造箭的人。
    造箭的人就怕他造的箭不能伤人。比喻人的立场决定他对待事物的态度。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 水激则旱,激则远

    shuǐ jī zé hàn , shǐ jī zé yuǎn

    成语解释: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 在弦上,不可不发

    shǐ zài xián shàng , bù kě bù fā

    成语解释:弓箭已架在弓弦上,一定要发射了。比喻形势所迫,不得不做的意思。

    成语出处: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曹公爱其才而不责之。”

  • 相攻

    hán shǐ xiāng gōng

    成语解释:指自相矛盾。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 哨壶

    wǎng shǐ qiào hú

    成语解释:枉:曲;矢:箭;哨:不正;壶: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
    弯的箭,歪的壶。比喻不精致的器物,为主人自谦之辞。

    成语出处:《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 之的

    jí shǐ zhī dì

    成语解释: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 桑弧蒿

    sāng hú hāo shǐ

    成语解释:谓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刘昆》:“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 不虚发

    shǐ bù xū fā

    成语解释:矢:箭。
    形容射箭本领极高。

    成语出处:《魏书・王传》:“车驾还,诏健殿后,蠕蠕万骑追之,健与数十骑击之,矢不虚发,所中皆应弦而毙。”

  • 强弩末

    qiáng nǔ mò shǐ

    成语解释:同“强弩之末”。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 拨弓曲

    bō gōng qū shǐ

    成语解释:拨弓:不正的弓;曲矢:弯曲的箭。
    弓箭不合格就射不中目标。泛指武器不精良。

    成语出处:《荀子・正论》:不能以拨弓曲矢中。

  • 亲冒

    qīn mào shǐ shí

    成语解释:见“亲当矢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 志不摇

    shǐ zhì bù yáo

    成语解释:矢:通“誓”,发誓;摇:动摇。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而邵氏矢志不摇。”

  • 石之间

    shǐ shí zhī jiā

    成语解释:矢石:箭与礧石。
    比喻战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 之的

    cóng shǐ zhī d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