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引的成语

引的成语(共142个)

  • 旁征博

    páng zhēng bó yǐn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绳切墨

    yǐn shéng qiē mò

    成语解释: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 翘足

    qiáo zú yǐn lǐng

    成语解释: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成语出处:三国・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 风吹火

    yǐn fēng chuī huǒ

    成语解释: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

  • 穿壁

    chuān bì yǐn guāng

    成语解释: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穿针线

    chuān zhēn yǐn xiàn

    成语解释:原指在男女之间进行的撮合;现常用来比喻从中联系、牵合、拉拢;使双方接通关系。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狗入寨

    yǐn gǒu rù zhài

    成语解释:犹言引狼入室。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没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绝不留。”

  • 狼入室

    yǐn l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
    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成语出处:元・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 熊经鸟

    xióng jīng niǎo yǐn

    成语解释: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 招蜂

    zhāo fēng yǐn dié

    成语解释: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成语出处: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 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成语解释: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成语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 鬼上门

    yǐn guǐ shàng mén

    成语解释:比喻招来坏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 水入墙

    yǐn shuǐ rù qiáng

    成语解释:比喻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 而不发

    yǐn ér bù fā

    成语解释:引:拉引;发:射箭。
    拉长了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
    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