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抱的成语

抱的成语(共117个)

  • 屈衔冤

    bào qū xián yuān

    成语解释: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
    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 屈含冤

    bào qū hán yuān

    成语解释:抱屈:受委屈。
    形容人遭受冤屈。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含冤

    hán yuān bào hèn

    成语解释: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含冤

    hán yuān bào tòng

    成语解释:痛:怨恨。
    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 虎枕蛟

    bào hǔ zhěn jāo

    成语解释:枕:以头枕物;蛟:古代传说中的独角龙。
    双手抱着老虎,送枕着蛟龙。比喻处境危险。

    成语出处:元《宋史・洪咨夔传》:况与大敌为邻,抱虎枕蛟,事变叵测,顾可侈因人之获,使边臣论功,朝廷送德。

  • 一为式

    bào yī wéi shì

    成语解释:抱:持,守;式:榜样,规范。
    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成语出处:《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朴寡欲

    bào pǔ guǎ yù

    成语解释:抱:保;朴:朴素;寡:少。
    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成语解释: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
    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 德炀和

    bào dé yáng hé

    成语解释: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
    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 指行仁政,搞团结。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 法处势

    bào fǎ chǔ shì

    成语解释: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 怨雪耻

    bào yuàn xuě chǐ

    成语解释:报:报复。
    雪:洗刷掉。
    报怨恨,雪耻辱。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愚守迷

    bào yú shǒu mí

    成语解释:抱、守:守住不放,引申为坚持;愚:愚昧;迷:沉迷。
    指固守己见。

    成语出处: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世俗异态,抱愚守迷。

  • 怀才

    huái cái bào dé

    成语解释:抱:胸怀。
    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楔子:“怕有那山间林下,隐迹埋名,怀才抱德。”

  • 火卧薪

    bào huǒ wò xīn

    成语解释: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处境险恶。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 头缩项

    bào tóu suō xiàng

    成语解释:项:颈的后部。
    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