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的成语(共52个)
擐甲挥戈
成语解释:擐:穿上。
甲:铠甲。
戈:武器。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挥沐吐餐
成语解释:谓礼贤下士。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挥戈反日
成语解释: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郢匠挥斤
成语解释:《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匠挥斤”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
拱揖指挥
成语解释:同“拱挹指麾”。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鲁阳挥戈
成语解释:《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
”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
袒臂挥拳
成语解释: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挥拳掳袖
成语解释: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忽然又道:‘你等等儿。’”
鲁阳挥日
成语解释:同“鲁阳挥戈”。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挥戈返日
成语解释:挥:舞动。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将戈一挥,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①比喻留连光景,希望白天能够延长。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挥戈退日”、“鲁戈回日”、“鲁阳探戈”。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励挥戈返日之忠。”
挥戈退日
成语解释:见“挥戈反日”。
成语出处: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挥涕增河
成语解释:抹下来的眼泪可以增添河水的分量。比喻行为对个人有损而对国家也无所补益。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谏取诸国士息表》:愚诚以挥涕增河,鼷鼠饮海,于朝万无损益,于臣家计甚有废损。
挥袂生风
成语解释:袂:衣袖;挥袂:拂袖。
挥动衣袖,平地生风。形容意气豪迈。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
挥霍谈笑
成语解释:挥霍:洒脱,无拘束。
无拘无束,谈笑自如。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