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震的成语

震的成语(共33个)

  • 一时

    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语解释: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 失色

    xiǎng zhèn shī sè

    成语解释:响:回声;震:响雷。
    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权以示群下,莫不震响失色。”

  • 惊世

    jīng shì zhèn sú

    成语解释:见“惊世骇俗”。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

  • 风陵雨

    zhèn fēng líng yǔ

    成语解释:指疾风暴雨。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 天动地

    zhèn tiān dòng dì

    成语解释: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 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成语解释: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成语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 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成语解释:震:震动;撼:动摇。
    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

  • 天下

    wēi zhè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威:威势或威望。
    震:震动。
    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 撼天

    hàn tiān zhèn dì

    成语解释:撼:摇动;震:震动。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 声威大

    shēng wēi dà zhèn

    成语解释: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 功高

    gōng gāo zhèn zhǔ

    成语解释: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
    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功烈

    gōng liè zhèn zhǔ

    成语解释: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
    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成语出处: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 敲山

    qiāo shān zhèn hǔ

    成语解释:见“敲山振虎”。

    成语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 殷天

    yǐn tiān zhèn dì

    成语解释:殷:震动。
    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成语出处:《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阍。”

  • 醒聩

    xǐng kuì zhèn lóng

    成语解释: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成语出处:陶曾佐《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一跃而登此庄严美丽之舞台中,一奋萃此醒聩震聋之盘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