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的成语(共117个)
并驾齐驱
成语解释: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
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并行不悖
成语解释:悖:违背;抵触。
两种事物同时进行;没有什么冲突。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恩威并行
成语解释: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齐趋并驾
成语解释:犹言并驾齐驱。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1回:“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
兼收并蓄
成语解释: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
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齐驱并骤
成语解释:见“齐驱并驾”。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兼收并采
成语解释: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成语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并容遍覆
成语解释:并:兼;覆:遮盖掩蔽。
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宽广,庇护天下。成语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育齐民;以并容遍覆,扰服异类。”
并容徧覆
成语解释: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
成语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并容偏覆
成语解释:并:一并;容:容纳;偏覆:偏爱遮盖、庇护。
一并容纳庇护。指使用安抚的手段。成语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疏》:以并容偏覆,抚服异类。
相提并论
成语解释: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
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五行并下
成语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哀喜交并
成语解释:交:交错。
悲痛和喜悦交织。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齐足并驱
成语解释:谓齐头并进,不分高下。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
兼程并进
成语解释:兼、并:一倍;加倍。
在一定的时间里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