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的成语(共60个)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成语解释: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高傲自大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恃才傲物
成语解释: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
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恃功傲宠
成语解释:恃:倚仗。
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傲世轻物
成语解释:傲世:傲视当世;轻:轻视;物:他人或环境。
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指孤高自傲,处世不与一般流俗苟同。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傲世轻物,不污于俗。”
傲骨嶙嶙
成语解释: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
嶙嶙:山崖突兀貌。
比喻高傲不屈。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傲头傲脑
成语解释: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现今这小厮傲头傲脑,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傲睨万物
成语解释:睨:斜视。
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豫章文集・跋俞秀老清老诗颂》第26卷:“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其傲睨万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衰。”
心高气傲
成语解释: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骄傲自满
成语解释: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成语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傲睨自若
成语解释:睨:斜视。
自若:指满不在乎。
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轻世傲物
成语解释:藐视世俗,为人傲慢。
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纵酒猖狂。”
傲睨一世
成语解释:睨:斜视。
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成语出处:元《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傲雪凌霜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欺霜傲雪
成语解释:欺:欺凌。
傲:傲视,傲岸。
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成语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