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的成语(共52个)
展其骥足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
比喻杰出的人才。舒展骏马的足,任其驰骋。比喻充分发挥才智,毫无约束。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附骥名彰
成语解释: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
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老骥伏枥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枥:马槽。
伏枥:就着马槽吃食。
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附骥攀鸿
成语解释:攀:攀附;鸿:天鹅。
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成语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人中骐骥
成语解释:骐骥:良马。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成语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家骥人璧
成语解释:喻指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穆庙时,寓内承平,荐绅韦布,操觚令简,家骥人璧,云集都下。”
附骥尾
成语解释: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
成语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骥伏枥
成语解释:同“老骥伏枥”。宋 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伏枥骥
成语解释:源见“老骥伏枥”。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清 归庄《哭万年少》诗之二:“相彼伏枥骥,遇时仍驰骤。
悲哉负壮心,没身无所就。”。骐骥困盐车
成语解释:犹言骥伏盐车。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成语出处:唐・胡曾《咏史诗・虞坂》:“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苍蝇附骥尾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
苍蝇附在千里马的尾上。比喻依靠他人的名望而出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成语解释: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托骥之蝇
成语解释: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隗器传》:“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李贤注:“张敞书曰:‘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于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见敞传。”
蝇随骥尾
成语解释: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攀龙附骥
成语解释:攀:攀附;骥:好马。
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