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的成语(共25个)
-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成语解释:恃:倚仗;昌:兴旺。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昌亭旅食- 成语解释: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 - 成语出处: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 昌歜羊枣- 成语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 繁荣昌盛- 成语解释: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事物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 
 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 武昌剩竹- 成语解释: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 谔谔以昌- 成语解释: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 浸明浸昌- 成语解释:浸:渐渐;明:显明;昌:兴盛,繁荣。 
 逐渐明显至于昌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 
- 乐昌分镜-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分离。 - 成语出处:元・孙季昌《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 五世其昌- 成语解释: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 
 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成语解释: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违背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独裁统治。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成语解释: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 
-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成语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战略》:“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成语解释: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 
 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成语解释:人:指人心。 
 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成语出处: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