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空的成语

空的成语(共229个)

  • 洞无物

    kōng dòng wú wù

    成语解释: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 如洗

    náng kōng rú xǐ

    成语解释:囊:口袋。
    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像水洗过了似的。形容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 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成语解释:空:什么也没有。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 见惯司

    jiàn guàn sī kōng

    成语解释: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 口无凭

    kōng kǒu wú píng

    成语解释:凭:凭证。
    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 谷幽兰

    kōng gǔ yōu lán

    成语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 妙手

    miào shǒu kōng kōng

    成语解释: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玉公子》:“昨有妙手空空,伏兄卧室,窥伺久矣。”

  • 人去楼

    rén qù lóu kōng

    成语解释:人走了;楼空着。表示旧地重游时对亲友的怀念。

    成语出处: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四大皆

    sì dà jiē kōng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 心思

    wā kōng xīn sī

    成语解释: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
    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一纸

    yī zhǐ kōng wén

    成语解释: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 徒托

    tú tuō kōng yán

    成语解释: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头支票

    kōng tóu zhī piào

    成语解释: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
    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

    成语出处: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 一世

    mù k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明・焦竑《李氏焚书序》:“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