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刮的成语

刮的成语(共37个)

  • 骨抽筋

    guā gǔ chōu jīn

    成语解释: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成语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 眼看

    guā yǎn kàn
  • 佛面上

    fó miàn shàng guā jīn
  • 楹达乡

    guā yíng dá xiāng

    成语解释:楹:堂屋前部的柱子;乡:窗户。
    用密石磨柱,使精细有光泽,每室四户八窗,使光亮通达。指宽敞华丽的屋子。

    成语出处:《礼记・明堂位》:复庙重檐,刮楹达乡。

  • 地以去

    guā dì yǐ qù

    成语解释:刮:搜刮。
    形容贪官污吏大肆搜刮民财。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程铧传》:“军中怒曰:‘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 佛面

    fó miàn guā jīn

    成语解释: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盗以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韵》: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 垢磨痕

    guā gòu mó hén

    成语解释:涤除污垢,磨除伤痕。喻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成语出处:唐・孙樵《与高锡望书》:“贵文则丧质,近质则太秃,刮垢磨痕,卒不能到史。”

  • 野扫地

    guā yě sǎo dì

    成语解释:大风吹扫野地。喻杀获无余。

    成语出处:《文选・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 目视之

    guā mù shì zhī

    成语解释:同“刮目相见”。《北史.杨愔传》:“子恭后谓津曰:‘常谓秦王不甚察慧,从今已后,更欲刮目视之
    ’”。

  • 目相观

    guā mù xiāng guān
  • 目而视

    guā mù ér shì

    成语解释: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成语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五部分:“田老兄那么亲切的拍着他的膀膊道:‘士三日不见,当刮目而视,吾子有焉!’”

  • 骨吸髓

    guā gǔ xī suǐ

    成语解释:刮开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 扫田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
    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 扫锅

    sǎo guō guā zào

    成语解释:谓倾其所有。

    成语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们已经是扫锅刮灶的都拿了出来,不瞒你说,家里连一块钱都不剩了。”

  • 腹湔肠

    guā fù jiān cháng

    成语解释:刮:用锋刃平削;湔:洗。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6回:“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刮腹湔肠,才能博得美人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