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成语(共50个)
蓬赖麻直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麻中之蓬
成语解释:麻:泛指麻类植物;蓬:飞蓬。
生长在麻中的飞蓬。麻是直立向上生长的,故飞蓬也随之直立生长。形容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好的影响。成语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愁绪如麻
成语解释:愁绪:忧愁的心绪。
麻:乱麻。
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
拖麻拽布
成语解释: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皂丝麻线
成语解释:比喻是非混乱,纠缠不清。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丝麻线。”
拽布披麻
成语解释:见“拽布拖麻”。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拽布拖麻
成语解释:犹言披麻戴孝。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浇茶,只索浅土儿权时葬下。”
力软筋麻
成语解释:也作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
麻姑掷米
成语解释: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
麻痺不仁
成语解释: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麻姑掷豆
成语解释: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
麻姑献寿
成语解释: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
指祝贺寿辰。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麻衣相法
成语解释:五代﹑宋时,麻衣道者所流传下来的相术,后世有麻衣法﹑麻衣术﹑麻衣相,皆依托为名。亦称为“麻衣神相法”。
相书、相术名。后人假托传说中的 麻衣道者 作。
亦省作“ 麻衣 ”、“ 麻衣相 ”。
清 黄遵宪 《番客篇》:“相法推《麻衣》,推命本《硌碌》。
”
沈从文 《顾问官》:“又谈到《麻衣》、《柳庄》相法。
”
《中国谚语资料》中:“学会麻衣相,敢把人来量。
” 。成语出处:明 沈采 《还带记 众朋就相》:“头顶方巾腰束条 ,气傲;麻衣相法我独高,玄玅 。”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红红的一张脸,微点著几粒黑痣,按《麻衣相法》说,主多材多艺。”
披麻带索
成语解释:犹披麻带孝。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老贼!你年七八十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