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弃本就末
běnjiù

弃本就末

拼音
qì běn jiù mò
注音
ㄑㄧˋ ㄅㄣˇ ㄐㄧㄡˋ ㄇㄛˋ
情感
繁体
棄本就末
近义词
舍本逐末

弃本就末详细解释

弃本就末释义

犹“舍本逐末”。见“舍本逐末”条。

弃本就末典故

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弃本就末书证

  • 01.晋・袁宏《后汉纪》卷一八引张衡〈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辛卯诏,以能宣章句奏案为限,虽有至孝,犹不应科,此弃本而就末。”

“弃本就末”的单字解释

  • 】qì
    弃qì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取笔画数:7;部首:廾;笔顺…
  • 】běn
    本běn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原来:…
  • 】jiù
    就jiù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便即去避笔画数:1…
  • 】mò
    末mò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最后,终了:末了(li僶)。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碎屑:末子。碎末。传统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