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马耳
- 拼音
- dōng fēng mǎ ěr
- 注音
- ㄉㄨㄥ ㄈㄥ ㄇㄚˇ ㄦˇ
- 情感
- 繁体
- 東風馬耳
更新:2025-11-01 12:48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马耳,反被旁人说我是苛待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即“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此处所列为“马耳东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马耳东风”原作“东风射马耳”,意指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典源节录的大意:在北窗下吟诗作赋尽谈些风花雪月的事情,说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来得有价值。世间的人听到这些都转头就走,就像东风吹过马耳,瞬间消逝无踪,起不了任何作用,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亦可省作“东风马耳”,例如:宋代诗人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一○首之八:“栗里归来窗下卧,香山老去病中诗。东风马耳尘劳后,半夜鸡声睡熟时。”而“马耳东风”则见于宋代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诗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指的正是对事情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