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古人
更新:2025-10-31 03:50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
“人”,读作“rén”,不能读作“yén”。
“前”,不能写作“钱”。
“前无古人”和“史无前例”有别:“前无古人”多指诗文;也指事业;有时还可指跟诗文或事业有关的人;“史无前例”多指事;一般不指人;也不指物。
1. 做 (谜底:前无古人)
2. 始祖 (谜底:前无古人)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很有才学,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任命为随军参谋,遭到将军武攸宜的排斥,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的故事,就写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空前的,从没有人做过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老杜于诗学,世以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