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百金
- 生僻成语热度
- 拼音
- yī zì bǎi jīn
- 注音
- ㄧ ㄗˋ ㄅㄞˇ ㄐㄧㄣ
- 情感
更新:2025-11-01 14:05
西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即“一字千金”。见“一字千金”条。
此处所列为“一字千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原是战国时代阳翟地区的商人,后因帮助秦庄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为丞相。当时养士的风气极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等人,门下均有众多食客,吕不韦不落人后,以重金礼聘许多有学问的人,门下食客亦达三千。后来他见著书立说使名声显达的人也不在少数,便要他的门客把所知所闻行诸文字,集二十余万字成《吕氏春秋》一书。此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传记等,可说涵盖了天地万物及古今之事。书成之后,吕不韦相当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阳城门口,请大家提供意见与批评,并声称若有人能更动其中的一个字,即赏赐千金。但因为吕不韦当时可说是位高权重,没人愿意得罪他,所以始终没有任何人出面批评。这次悬赏的举动,使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名扬天下。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字千金”,用来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来指书法写得极佳,一字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