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
更新:2025-10-30 23:17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闭”,读作“bì”,不能读作“xián”。
“闭”,不能写作“闲”、“毕”。
急诊室 (谜底:夜不闭户)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